分類:兒科
批準文號:國藥準字Z20140013
規格:0.53g*24片
批文數量:1
類別:處方
成分:白芍、天麻、石菖蒲、珍珠母、遠志。
功能主治:平肝熄風,安神化痰。用于輕中度小兒多發性抽動癥屬中醫肝風內動挾痰證者。
服法用量:口服。4~6歲,一次1片,一日3次;7~11歲,一次2片,一日3次;12~14歲,一次3片,一日3次。療程為4周。
“濟仁”克痹骨泰膠囊由石見穿、白花蛇舌草、延胡索、沒藥、血竭、土鱉蟲、巴戟天等七味中藥材組成,清熱化濕,祛風通絡,活血止痛。用于風濕熱痹,瘀血痹痛。
適用于類風濕性關節炎、痛風性關節炎等關節骨病。
痛風的病因
1、西醫:尿酸沉積
現代醫學認為,痛風是由于嘌呤代謝紊亂,尿酸過量產生或尿酸排泄不暢,引起的尿酸堆積。尿酸結晶(痛風石)沉積在軟骨、軟組織、腎臟及關節處。在關節處的沉積會造成劇烈疼痛。
2、中醫:痛風=熱痹
中醫學認為,痛風前期有紅腫熱痛的癥狀,“其熱者,陽氣多,陰氣少,病氣勝,陽遭陰,故為痹熱(也稱熱痹)?!?/span>
本病病因復雜多樣:如脾失健運,腎失氣化等原因造成體內水濕幾句,濁毒內蘊,流域關節,阻于筋脈;或過食肥甘酒醇,滋生濕熱痰濁,流注關節筋骨,痰阻脈絡;或過度勞累或風邪誘觸,致使濁毒凝聚,氣血瘀滯,運行不暢,以致關節、肌肉疼痛、腫脹、屈伸不利而形成痹證。
痛風的治療
1、西醫:抗炎、促進尿酸排出或抑制尿酸合成
急性發作期
首選秋水仙堿:能有效抑制白細胞移動,抑制關節炎癥。
用藥后,痛風的急性癥狀一般會得到暫時控制,但皮膚的色澤會變暗,多數患者還會復發,每年復發數次,愈發愈頻,受累關節越來越多,越來越難控制。注:秋水仙堿的治療劑量與中毒劑量相近,有強烈刺激腸胃,白細胞降低及脫發等不良反應;癥狀緩解時,或出現惡心,嘔吐,需立即停藥。腎功能不全者,還需謹慎用藥。
間歇期
內服丙磺舒、痛風利仙、別嘌呤醇等:促進尿酸排出或抑制尿酸合成,通過排出尿酸降低尿酸濃度。
但這類藥物毒副作用大,會有不同程度的皮疹、胃腸道刺激、肝腎功能損害,甚至腎絞痛等。
目前為止,西醫沒有比較理想的治療痛風的藥物及方法。
2、中醫:泄濁化瘀治痛風
治法:疏通經絡,排出濕熱,活血化瘀(泄濁法)
朱良春,國醫大師,1989年提出“濁瘀痹”的新病名,同西醫痛風。認為若病情日久或反復發作,多有瘀血阻滯經脈、肝腎虧虛的表現;若正虛邪實,痰瘀交阻,深入筋骨,病情加重,則見關節僵硬變形;若痰濁凝結局部,則有痛風石形成,故應以泄濁化瘀的原則進行治療。
由于此病的根本是肝腎虧虛,應通過疏通經絡,活血化瘀兼調補肝腎來治療,建議選用克痹骨泰膠囊聯合烏雞白鳳丸,可達到很好的療效。
若聯合烏雞白鳳丸用藥過程中出現頭暈,潮熱、盜汗等陰虛陽亢癥狀時,建議換成克痹骨泰膠囊聯合六味地黃膠囊以滋陰補腎,可達到很好的療效。
“濟仁”克痹骨泰膠囊治療痛風機理
組方
治法
療效
服藥1周左右發作期癥狀可改善。
服藥半個月可起到明顯療效。
服藥2個月可明顯降低痛風各項指標。
病情較重者或有痛風石沉積患者建議服藥4-6個月。
輕度痛風患者用藥2個月后,飲食可不忌口,正常吃飯。
聯合烏雞白鳳丸或六味地黃膠囊可增強療效,縮短病程。
痛風患者的養生筆記
1、戒酒。
2、避免過度勞累、著涼。
3、多喝水:促進尿酸排泄。
4、多運動:肌肉、關節處會更穩定,發病后疼痛感較輕,但注意避免劇烈的腿部運動,如登山、長跑等。
5、營養跟上:骨質要保持好,牛奶、蛋類,大部分蔬菜、水果可不限;蝦、蟹、動物內臟,含嘌呤高的食物應少食,菠菜及豆類等食物應少食。
6、發面面食放堿的粥類,因含堿性物質可促進尿酸排泄,保護腎臟,倡導食用。
7、心態決定痛風患者的命運,保持良好輕松的心態絕對是關鍵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客戶留言
相關產品
相關資訊
在線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