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:兒科
批準文號:國藥準字Z20140013
規格:0.53g*24片
批文數量:1
類別:處方
成分:白芍、天麻、石菖蒲、珍珠母、遠志。
功能主治:平肝熄風,安神化痰。用于輕中度小兒多發性抽動癥屬中醫肝風內動挾痰證者。
服法用量:口服。4~6歲,一次1片,一日3次;7~11歲,一次2片,一日3次;12~14歲,一次3片,一日3次。療程為4周。
濟仁藥業旗下中草藥種植產業——圣大種植位于哈爾濱市通河縣清河林業局育林林場265林班。清河林業局北五味子基地是目前黑龍江省北五味子的核心基地,全國重要的北五味子主產區,盛產帶有地域特點、品種優良、產量宏豐、療效突出的道地藥材。其中圣大中草藥種植基地總占地面積112公頃,是目前面積、規范管理、年產量輸出都位居前列的北五味子核心示范基地,圣大五味子種植面積1137畝,赤芍種植面積450畝,播種在山林間自然條件下生長的野生林下參生長面積90畝。
8月20日,伴著收獲的秋風,濟仁藥業董事長盧天罡帶領“尋參小分隊”走進大自然腹地,開啟了“尋參”之旅。
邁進山林,清新的氣息撲面而來,山中藥草叢生,山果遍地,樹木高聳,蟲鳴鳥叫,未經任何人工開發雕飾。物華天寶,人杰地靈,一片自然之和諧。
林下山參,又稱育山參,習稱“籽海”。是把種子撒播到深山密林中,自然發芽、在野生環境中自然生長,不移栽、不搭棚、不施肥、不打藥、不鋤草、不動土,大約十幾年后才上山收取的野生林下參。野生的價值和特性就在其“野”,沒有人為的干預,沒有人力的介入,得天地之靈秀,聚日月之精華,完全是自然造化的產物,年限越久,價值越高。這種栽培方式,由于在自然條件下生長發育,其質量和價值均可與野山參媲美,又無農藥、化肥等殘留,在國內外都有較大的市場。
山參會隨著生長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它的葉柄,而隨著葉片的增多,每一葉柄上會正長出5片掌狀葉。人參長到一年時會出現5片葉子,這種情況叫做巴掌;兩年時會出現10片葉子,這種叫做二甲子;直到三年后會出現15片葉子,這種情況叫做燈臺子或三品葉;4年時會出現20片葉子,這種就是4品葉;5年會有25片葉子,叫做五品葉,六品葉的情況極為少見。通過看葉子的數量,基本可以推斷人參的生長年限。
人參具有大補元氣、補脾益肺,生津安神的功效?!渡褶r本草經》記載為主補五臟,安精神,定魂魄,開心益智,久服,輕身延年。
人參主根呈紡錘形,或圓柱形,下面有支根兩到三條。其上著生多數須根。人參頂端為根莖,上面有許多凹窩狀莖痕(俗稱蘆碗),人參斷面淡黃白色,形成層環紋棕黃色,氣香特異,味微苦甘。
自然生長于深山密林的人參,沒有人為因素干擾,野山參的根長得千姿百態,形態各異。老藥工用兩句話概括了野山參的鑒別特征,即“蘆長碗密、棗核釘,緊皮,細紋珍珠須”。意思是野生山參的蘆頭很長。上面著生了許多蘆碗。一個蘆碗代表一年,所以從野山參的蘆碗數目就可以鑒定出野山參的年齡。野生山參主根外皮緊密,其間不具有生而密集的橫狀環紋。野山參的須根細長,其上具有明顯突起的疣狀突起。所以習稱珍珠須。
圣大種植將約500萬顆參種播撒于山林間,目前參齡普遍在4-6年,一般生長到17年時采收。由于野生林下參在純自然條件下生長,受自然災害、鳥獸破壞,成活率較低,按照20%成活率計算,根據野生林下參的市場情況,100萬棵藥典標準的野生林下參將為圣大種植帶來上億元的經濟收益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客戶留言
相關產品
相關資訊
在線搜索